中国黄金-中国企业在北美资本市场成功上市案例

Caifu Magazine | by Caifu Global
CN

中金国际执行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谢泉先生 中金国际执行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谢泉先生

谢泉先生于2009年3月加入中金国际。他负责北美业务的日常营运 、资源搜寻及评估、投者关系维护、公司合规性监管以及加拿大当地社区关系建设等事务。谢先生在石油化工及砂行业拥有 25 年经验。在加入中金国际之前,他曾在LPEC/SINOPEC,、Fluor、Bantrel、Tri-Ocean、 WorleyParsons Canada Ltd和其它中国及加拿大的资源与能源工程公司担任过项目经理、工程师及资深管道强度分析等职务。

谢先生加入中金国际后,全程参与了香港上市、甲玛铜矿估值及发债融资等项目。目前,他担任中金国际执行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

《财富世界》: 2008年,中金国际收购了加拿大多伦多主板上市的金山矿业,作为走向国际的第一步。 首先,能否向我们的读者简单介绍下中金国际及其收购过程?

谢泉:中金国际是中国黄金集团在海外拓展的平台,也是目前加拿大多伦多交易所市值最大、交易最活跃的中国上市公司,并同时在香港上市,总部位于温哥华。响应当时中国政府“走出去”战略,2008年5月中国最大的黄金生产商央资企业——中国黄金集团公司以2.18亿美元收购近40%的股份成为中金国际最大的股东。由于当时中国黄金未曾拥有任何“走出去”国际化运营经验, 经过慎重选择,为保险起见,我们作出最终决定,采取这样一种模式,即:融资平台在国外、owner已上市,是在稳定的国家,资产在国内但同时我们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事实上,问题会转化为机遇。 在完成并购后三年,中金国际迅速扭亏为盈,其后持续扩建投资高达10亿美元,利润增长33.1倍,净资产增长了34.7倍达到13亿6千7百多万元。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充分利用了国内公司的影响力和经营能力,调动了加拿大这方的资源。我们雇用本地专业人员,同时又把加拿大先进理念输送至国内,进而再把影响力扩大到香港。这就是我们为何决定购买这家公司。现在看来,这一决定是非常正确的。

自2011年开始,中金国际连年被评为BC省增长最快的矿业公司之一。 据加拿大温哥华商务周刊(BIV)刊登文章报导,2012年中金国际荣登加拿大BC省增长最快的公司排名榜首。在2013年11月公布100名最盈利的公司综合排名中,中金国际名列前茅成为唯一入围的中资企业。2014年世界黄金市场普遍不景气的情势下,我们在国际金融市场以最低的融资成本,高达15倍的超额认购,发行了5亿美元的公司债券,并且获得两家国际信用机构给出的业界最高信用评级。作为一个活跃在加拿大矿业界的央企,我们搭建在北美的海外平台及发展的过程中不仅仅取得经济上的飞跃发展,更赢得了加拿大社会各界的肯定及赞誉。

事实上,我们所收获的这些成就与肯定给予了多伦多交易所很大信心。 因为多交所面对最大的问题就是对从中国来的公司的监管问题。由于两国国情差距大,两国对同样事情的看法存在不同,一些在中国可能会被认为是合情合理的事情,但在加拿大只要是涉及法律上的监管要求,是绝对不能碰触。而中金国际在完成收购后严格遵守加拿大监管的各项规定,表现良好。在建立了这方面的信誉度之后,加之所收获的相关运行经验与扎实基础,也使得我们2010年在香港的上市变得顺利很多。多交所这几年来,一直把中金国际设立成中加模式的典范,我们对此感到十分骄傲。

《财富世界》:  此外,据我们所知,在收购前企业亏损发展面临困境,中国黄金集团成为最大的股东之后是如何发挥加中互补优势,让并购之后企业获得良好的运营和快速发展?

谢泉:中金国际是典型的一家上市加中黄金企业,加拿大做为“世界矿业之都”体系健全、市场成熟、管理完善,有很多矿业企业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他们的营运管理团队非常熟悉国际矿业市场的规则和通行的标准,并以此进行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及投入生产规范化操作,他们的经验和专业技能和强大业界影响力为我们提供很有价值的信息同时也成为公司未来发展的人才储备;其二,中国黄金集团这几年发展迅速,无论从储量、矿产金产量、在上海黄金交易所的实物黄金交易量以及投资金条的市场占有率、难选冶黄金的技术水平,在中国处于领先地位。难选冶提金技术在国际上也处于领先地位。所以中国黄金集团作为控股股东具有非常独特的优势;其三,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黄金工业的发展今年也非常迅猛。中国是第一产金大国与消费大国,中国黄金集团是中国最大的黄金企业,是中国黄金协会的主席单位,是黄金标准委员会的主任委员,中国黄金行业超过91%的标准都是由中国黄金集团通过协会制定的。这些优势是不可替代的,公司的发展实践证明了这种结合是很有特色和充满前景的。

此外在优势互补方面又一强有力的例证就是在去年六月公司用短短三个月以最低成本融资在世界资本市场成功发行五亿美元公司债券,获得高达15倍超额认购,节约近2亿1000万的财务费用,令股东广泛受益。全球最大的两家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公司(Standard&Poor)和穆迪公司(Moody),分别宣布对公司控股股东中国黄金集团的信用评级结果为目前全球黄金行业最高的信用评级BBB(Baa2)。这个评级结果让国际资本市场和投资机构对本次发行的债券充满信心,同时为公司在国际债券市场上树立了良好的信誉和行业形象。

《财富世界》: 作为国企在境外并购,西方主流社会对此是否存在一定的误解和看法?

谢泉:中资企业近年在加拿大增长速度和投资力度都大幅提高,但加拿大的主流社会对中国的认知还处在一个比较浅显的层次上。中国的飞速发展和日新月异的变化并不为大多数加拿大人所了解的,这无疑给来到加拿大发展的中资企业带来最大的挑战。加上文化差异,中资企业低调神秘甚至对恶意的诋毁采用回避的方法,让民众对很多事情因不了解而产生了负面影响,从而导致在政府决策层中的反对势力借题发挥负面影响加中两国的经贸关系。例如,中金国际在中国西藏自治区的矿山开发项目在加拿大这个崇尚民主环保保守的国家势必会受到藏独环保人士以及政界保守势力的关注,因此中金国际采取多种方式应对这些敏感的群体,面对一些不友善甚至是敌意的偏见。具体来说,我们积极宣传西藏的贡献,包括环保、社会责任、教育就业,用开放透明的方式让更多加拿大人了解公司在西藏的发展;从正面回应藏独分子的恶意诋毁,包括对西藏灾害的应急处理;我们还积极拓展与加拿大各级政要的沟通渠道,加强沟通的力度和深度,不断用事实去改变保守势力的偏见等等 。

中金国际在应对诸如此类挑战的时候,采用了积极参与主动沟通去消除误会,让每次交谈增加更多的了解和理解。我们本地化的管理团队在集团领导层高度信任下充分运用自身优势和人脉资源,积极与三级政府进行了深层次有效地沟通,特别是在决定国策的联邦政府层面。加拿大政商圈内,经常举办各种形式的聚会,这些活动看似随意,却是各联邦部长倾听各界声音最有效的途径,不断让他们了解中资公司的发展状态和轨迹,他们才能更有信心去推动加中经济合作和经贸发展。

《财富世界》: 如今中金国际在多交所拥有良好的口碑、形象及优秀表现已经成为中国上市公司的榜样。贵公司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谢泉:中金国际在中国黄金集团公司作为大股东入主公司之后的5年里,在中金集团的支持下,在中加两地组建了国际化管理团队,构筑了高效、低成本盈利模式,并与当地社区高度融合,成为“走出去”并“走进去”的中资企业,形成了以“盈利、增长、有效治理结构”为特点的“中金模式”。这个模式建立的基础是来自集团领导层的充分信任和大力支持。公司之前的CEO和现在集团主席宋鑫博士是一位有活力、有远见的领导人,中金国际作为中国黄金集团的海外平台,在宋鑫先生的领导下,也成为这个平台发挥能量的坚实基础。宋鑫先生非常善于沟通,他鼓励正面思考,乐于经验分享,并且具备了高人一等的素质和才能,能够影响和改变身边的人,非常具有个人魅力。在日常工作中,宋鑫先生的活力与胆识非常令人钦佩,我认为,一位优秀的领导者对未来应该拥有长期的愿景,而他在这方面持积极开放的态度,这对我们来说是一种巨大的支持,也给公司未来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

在这互相的基础上,我们建立了一个非常完全融合的专业化团队,把来自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非洲等地先进的管理经验与矿业专业领域经验都集合起来。同时,我们非常及时的向多交所更新我们公司的最新进展、成就及亮点等信息,并登门拜访进行洽谈与交流,不断的把我们的理念和讯息传达给他们。

此外,危机对于一个公司来说,可能是灾难,也可能是转机。中金国际具备出色的危机管理能力,我们时刻绷紧危机管理这根弦,具有危机前、危机中和危机后采取适当措施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危机对企业负面影响的能力,我们非常了解如何采取北美上市公司方式处理危机事件。例如,2013年,在我们从香港飞往伦敦的途中西藏矿山附近突发自然灾害, 按照上市公司的规则,上市公司的新闻是最权威的讯息窗口。因此,飞机一着陆,我们就在当地机场办公立即对外发布了5条新闻,并与加拿大当地媒体及各级政府进行及时交流。因为,中金国际在危机处理上的敏捷反应和对市场的敏感度,牢牢的稳住大盘,也让别有用心的势力不能借题发挥误导民众。事实上,西藏问题在加拿大一直是关于中国的热门话题,这里的藏独分子总是寻找着各种机会各种方式制造干扰,诋毁公司形象。中金国际在与藏独分子长期的对峙中,寻找到了行之有效的方法。特别是在处理突发事件中,不给他们借题发挥的机会先发制人,把事实真相通过传媒有效传播以正视听,让民众了解事实不被误导,保护了公司名誉同时也坚定广大投资人的信心,让公司安全度过了困境。多交所和中领馆都大力肯定并赞扬了我们在此事的处理方法。

最后,加拿大是一个有捐赠习惯的国度,不管是公司,还是个人及家庭,每年都有捐赠计划,中金国际也是一样的。除了在本地建立起国际管理团队,中金国际还积极投入公益事业,每年都支持慈善回馈当地社区,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有利于企业未来的发展。例如,加拿大防癌协会是加拿大最大的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医疗慈善机构,协会把每年募集的善款用于癌症的研究和治疗,让世界无数的癌症病患受益。对于我们来说,企业的成功不仅仅表现在业绩报告中,更体现在对社区的贡献和承担社会的责任。中金国际通过进行慈善事业,将企业与加拿大社区、加拿大民众紧密的联系到一起,成为更加优秀的加拿大企业。

《财富世界》: 您认为中金国际的成功上市对其他希望在境外上市的企业有什么借鉴的地方?

谢泉:事实上,中金所做的事情,不论是它的模式,还是在社会上的影响,其实已经远远超过一家公司的意义。多交所之所以对中金国际非常重视,是因为这是一家很难得的加拿大企业和央企结合的公司。其实,将这种模式宣传出去可以为那些想与加拿大公司合作的中国企业提供一个很好的范本,向两国有合作意向的公司折射出双赢模式,这具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意义。

《财富世界》: 长久以来,中国黄金行业更多地关注实体企业发展和实物黄金需求,虽然中国是最大的黄金消费市场,但是黄金定价权长期在西方等国家手中,您认为如何突破中国黄金行业在国际黄金定价机制中没有发言权的现实困境?

谢泉:实际上近几年,大家都一直在讨论如何增加中国黄金业在世界黄金业上的话语权。我认为,这个机会来自上海黄金交易所国际板。自2014年9月18日上线以后,这个机会才真正到来。正如我们所知,现在黄金定价权一直掌握在四家银行手上,法国兴业银行、加拿大丰业银行、美国花旗银行和英国巴克莱银行,每天通过电话进行定价。他们既是定价者,也是参与者,其中不免有一些内部“游戏规则”。因此,将在今年3月20日正式启动的新的伦敦黄金定盘价(London gold fixing)将标志着这四家银行会正式把黄金基准定价的管理权移交给新的第三方机构。全新的定价机制将被命名为LBMA黄金价格(LBMA Gold Price)。其中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三家银行均为LBMA会员,这样中国的话语权就在一定程度上被顺势带入。而随着上海黄金交易所国际板块的成立,未来现货交易中心可能将移至上海,所有人都会采取人民币在上海黄金交易所结算,结算与汇率又有密切联系,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加快中国黄金市场国际化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我认为,这种契机才能够增加中国黄金行业在国际黄金定价机制中的话语权。

《财富世界》: 作为一名领导着一个在加拿大上市公司的中国企业家,能否与我们分享近年来的一些个人体会?

谢泉:我认为,成为一名优秀的领导人要具备专业性、创造性和国际性,即是对自己的工作有多精通,有开创性的想法和行动很重要,并且需要拥有国际视野,需要有同外国人交流、同外国媒体打交道的能力。从个人来说,我来到加拿大近15年,在此之前在中国央企拥有丰富的行政管理经验,加上在加拿大的技术管理工作经验,令我具有了专业性、创造性和国际性,这极大帮助了我对中金国际的日常管理。此外,值得承认的是,因为两边存在文化差异,这是我个人职业生涯中挑战难度最大的工作岗位,但是中金国际的开明与信任也令我拥有了信心与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