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高科技产业:繁荣与萧条

Caifu Magazine | by Caifu Global
CN

 

By: Alan Forsythe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加拿大高科技产业不是美国的硅谷。

但这并不意味着加拿大不能够出现成功的、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资产达数十亿美元的高科技巨头。只是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比较漫长的、默默的努力。尽管加拿大科技经历了北电网络(Nortel)的惨败、科亿尔(Corel)公司小范围的失败、以及近年来RIM /Blackberry(黑莓)的艰辛,一些观察家还是认为繁荣的曙光已经呈现,因为加国高科技产业正处于长期发展的成熟期。

来自多伦多Stable View Asset Management的技术分析师, 并拥有十多年加国数间软件公司创业经历的CEO,罗恩·沙特尔沃思 (Ron Shuttleworth)说到:“经过上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1998至2000年),加拿大高科技产业已经成熟了很多。它们拥有更强的盈利能力,更好的管理技巧,这种商业模式已趋成熟。加上免费软件和云端网络的使用,创办费用远比20年前便宜。”

沙特尔沃思补充说,因为较低的开办成本,所以有更多的资金可投入在企业孵化器或加速器上(其实是相同意思)。 “我们有个快速淘汰的机制,(对那些找不到市场份额的产品。) 基本上这些孵化器就成了创意工厂, 帮助产品推向市场。”

“这种内在效率是我们20年前没有的,不过也因此出现了大量资金追逐创意的现象。因而有了另一种担心,有些不好的设计因此进入了发展阶段,而以前可能早就被淘汰了。”

来自温哥华Odlum Brown 的技术分析师,史蒂芬·兹彻曼(Steven Zicherman),过去曾在一家技术风险投资基金工作,却不认同加拿大高科技正处在蓬勃发展阶段。

“据我所知,没有。”他指出,加拿大高科技公司很难吸引到足够的资金来支持它的繁荣。“我们缺少像加州和硅谷一样的文化,加国企业在吸引到显著资金投入前还需要进一步努力证明自己。 ”兹彻曼说。

与其相反,沙特尔沃思则断言,私募股权融资和风险投资资金对初创企业的投资已达到一定程度的饱和,因为资本正从资源/商品为主的公司转向高科技公司。

“目前加拿大高科技的发展在很多方面都是令人鼓舞的。”沙特尔沃思说。 “市场在2015年第一季度稍微有些波动,但在第三季度已有些回升,这是我们在长期熊市后的牛市可预见的。”

斯蒂芬·雅各比(Stephan Jacoby),应用/软件开发者和温哥华Square One Games Inc. (s1games.com) 的技术总监, 他在高科技行业的经验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 曾先后在IBM欧洲,IBM加拿大和EA Entertainment工作过,也对加拿大高科技前景持不太乐观的态度。

“我们丧失了创新精神,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美国的一颗卫星。”他说:“美国大公司几乎可以买下任何一间小公司。曾经有段时期,我们也拥有北电网络和黑莓公司, 在电信方面引领潮流。但目前加拿大高科技公司已经屈居美国公司之后。它仍然是充满活力的,但已远不如北加州。我们根本无法在天使投资方面与美国竞争。硅谷基金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垄断的风险投资资金。”

兹彻曼同意这个观点,说道:“你不能拿加拿大高科技行业与硅谷相比。硅谷拥有源远流长的创新企业文化,如英特尔和苹果公司, 极富冒险精神。而加拿大人在某种程度上却有些规避风险。”

沙特尔沃思承认,尽管有大量的资金追捧企业的初创时期,如上市前的公司,但这些公司必须具备相对成熟的规模,温哥华的Hootesuite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也认同大多数加拿大新兴科技公司将会被美国企业收购。 “排名前20大的新兴高科技公司,我估计,有15家可能将出售给美国公司,而另外五家则继续由加拿大本国运营,像Shopify。”

Shopify,总部位于加拿大渥太华,由三个合伙人于2004成立。 该公司刚开始时经营一个网站,在线出售滑雪板。但并不成功,不过他们的平台却成为了一个应用程序(用免费软件开发的)可以让其它用户创建电子商店。现在有近15万的在线零售商,他们在今年早些时候(2015年5月)上市时筹集到 1.31亿美元的资金。

“Shopify?它是在那些领域中,运气特别好的公司。 ”雅各比说:“十五到二十个其它公司都在做同样的事,而他们刚好是被网民们青睐的那个网站。但不管怎样Shopify都是2015年加拿大高科技公司中非常成功的故事。”

HootSuite,一个社交媒体平台,将会是未来的Shopify?

“HootSuite?现在很难说,他们会不会是另外一个成功的例子。”沙特尔沃思说“Shopify经营的是电子商店,HootSuite [作为一个社交媒体工具]能否复制Shopify的故事成功上市?我认为最有可能他们会被收购。”

雅各比同意这个评论,预测HootSuite在成功上市前将被收购。

“在过去的五年,也有很多私营科技企业成功的案例。”他说。 “克莱娱乐(Clay Entertainment)做得很不错(规模适度)。而道馆互动 (Road House Interactive) ,吸引了3000万美元的投资,这在硅谷可能不算什么,但作为一家加拿大公司是非常成功的。Plenty of Fish 以575万美元被 The Match 集团收购, 也是另一个成功的加拿大故事。”雅各比补充道:“加拿大科技需要尽快开发自己的市场。由于资源有限,你必须尽快推出市场,出奇不意地给硅谷重重一拳,我们没有多余的时间或金钱来慢慢行动。”

如今,虽然启动成本可能较低,但软件/应用开发的激烈竞争已经改变了这个事实。 雅各比指出:“创业的门槛越来越高。现在你很难像以前一样可以从公寓推出一个网站 - 我认为我们(加拿大科技公司)很难从别人手中分割市场份额。”

当然他也认为加拿大的软件开发是非常有竞争力的高科技产业。 “它具有最高的资金回报和较少的资金要求,显然比制造业要少很多。软件开发90%是人力成本,而这历来是我们的强项。”

沙特尔沃思同意,如果有资金支持加拿大高科技公司,速度就是一切。

“科技产业的风险/回报要高得多,所以它更难在第一轮筹到现金。”他指出,加拿大私营企业趋向于通过私募资金筹措更多资金,所以他们必须比硅谷的同行更早地表现出活力。 “下一个阶段是规模,需要通过扩张来解决,但很多公司都无法做到。”沙特尔沃思说。 “因此,多数像HootSuite的公司需要尽快扩展。但是,快速规模化是颇具挑战性的工作。劳动基金和其他机构投资者比风险投资基金更快地希望实现盈利和带来现金流。”沙特尔沃思说。 “不过加拿大市场的利好因素是,和美国不同,我们有创业交易所(TSX创业交易所)可以替代风险投资,但又不同于风险投资, 它有持续的流动性。所以,你的股票价值在交易所可以赢得小幅增长。不过虽然如此,在多伦多交易所层面,也只有大约20个投资机构,愿意接受这些风险。”

雅各比说,加拿大的高科技产业几乎完全是由政府的税收优惠政策推动的。 “我们一般都有办法来生存和发展,但不是像国外大企业可以完全享受税收抵免的优势。尽管这些税收优惠,比美国慷慨得多。”他说。 “在吸引投资方面欧洲比我们要困难得多,但这不是因为我们离美国近, 美国就要帮助我们。 这完全是优惠的税收制度,吸引美国公司在这里开业。高科技企业非常容易迁移,他们只需要办公空间,所以哪里的激励政策最好就去哪里。”

兹彻曼也同意上述对加拿大资本的评估。并补充说,在联邦政府层面的那些政策改进,促进并吸引了各方投资者在早期发展阶段对公司进行投资。

那么,我们不免要问,现在加拿大高科技产业如何?在2000年高科技危机时刻, 很多美国企业不可避免地轰然倒下,但是美国的高科技产业,可以说,现在非常强大。而加拿大科技公司, 自从2000年初以来,不但没有出现过北电网络的鼎盛辉煌,甚至连科亿尔公司蓬勃发展的高峰期也没看到。

总部位于渥太华的科亿尔曾在90年代中后期成功研发出图形设计软件CorelDRAW。就在那时,他们从Novell手中购买了文字处理软件Word Perfect,而当时的微软 Word已经在文字处理应用方面占主导地位。2000年Corel公司, 过分高调的创始人兼CEO迈克尔·考普兰(Micheal Cowpland)被指控内幕交易,遭到了辞退。 2003年,Corel公司被一家美国的私人投资公司以每股1.05美元的价格全盘收购,并自愿从多伦多证券交易所和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摘牌。今天,他们大约有 2.5亿美元的市值,并研发出多种广泛运用的图形软件。但显然离他们曾经的辉煌, 例如一度认为自己已经能够代表加拿大公司挑战微软的梦想,还很遥远。

“首先,第一代的加拿大高科技公司并不都像科亿尔公司。” 沙特尔沃思表示。 “[当时]有一大堆在多伦多/基奇纳 - 滑铁卢地区运营的科技公司,通过风险资本/劳动基金发展壮大,最终出售给美国公司,只有极少数公司从那个年代幸存下来。”

“而渥太华的整个社区都没有得到这些投资, 资本全在多伦多地区,有史以来一直如此。 虽然自1990年以来这些差别下降得很快,但产品和资本的差距依然存在。科亿尔公司没有机会,他们在渥太华创立的初期就注定了失败。在那里他们得不到足够的资金支持来与微软抗衡,却有些不自量力选择直接挑战微软。 [再加上]该产品的商业应用最多只能算普通。”沙特尔沃思解释说。

那么,又如何看待最近发生的加拿大高科技企业,黑莓的巨大挫折?

“与科亿尔公司相反,黑莓从开业以来没有做错任何事情,直到他们在全球占主导地位的2007年,都非常正确。但是他们对iPhone的傲慢反应让他们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他们的模式是标准的针对市场需求进行开发,而智能手机就是这一进程中的很好例子。实际上,智能手机最早是由Palm Pilot推出的掌上型电脑,验证了市场的需求。 然后黑莓向他们学习并推出自己的产品,进一步验证了市场的规模。最后第三个,苹果公司吸取了Palm和黑莓的教训,他们进而占领了市场。”沙特尔沃思说: “再看Facebook,同样的故事在社交网络发生。 最开始是Friendster,它测试了市场需求,然后是MySpace拓展了市场,最后Facebook占领了主导地位。同样的故事也在搜索引擎领域重演,第一是Alta Vista,,然后是Netscape , 最后是谷歌。几乎清一色总是第三个家伙进来赢得了市场。  所以这不是一个加拿大高科技的故事,这是高科技本身的故事。”

沙特尔沃思继续解释这个傲慢的经典故事,确实,这不是一个仅限于加拿大科技领域的故事。 “当iPhone推出市场时,黑莓手机已占有80%的智能手机市场。但他们的自大让他们犯了有始以来的第一个错误。黑莓产品的创始人,迈克·拉扎里迪斯(Mike Lazaridis)没有对[苹果的挑战]给予足够的重视。我认为他们当时严重低估了iPhone的影响和价值。然后他们惊慌失措,在九个月内匆匆赶制新产品(黑莓风暴)推向市场。 结果它毁了黑莓的声誉。他们没有预见到挑战的降临,而等它们到来时他们就惊慌了。 同样的故事也发生在惠普和施乐。”

沙特尔沃思说,在建立高科技企业时, 加拿大人非常擅长提供物流企业类型的解决方案,这也正是吸引人们到加拿大投资的优势。 “黑莓说他们要开发一个提供安全使用公司电子邮件的手机,这就是为什么他们得到了资金支持。然后,他们试图与消费类产品开发巨头苹果竞争。而讽刺的是苹果在企业运用方面表现差强人意。可是在硅谷,他们有的是钱去开发消费者的商业模式,而不是在加拿大,这方面我们做的不够。

“看看Shopify,”他说:“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们开始尝试向市场推出滑雪板时,在应对消费者的需求上失败了。 但作为一个企业对企业的解决方案,它胜出了。我们[加拿大人]在商业软件和硬件的业务方面资金支持做得很好,- 如芯片和服务器。我们在资本市场上拥有基因天赋。”

雅各比和兹彻曼都同意,黑莓的狂妄自大导致了他们的下台(在智能手机市场的主导地位)。不过,至少兹彻曼认为,沙特尔沃思对加拿大科技公司无法取得消费类产品市场的能力评估有些片面。

“加拿大人可以做消费类科技产品,黑莓的问题是,他们没有意识到革新的重要性,他们错误地低估了苹果公司的强大市场牵引力,他们缺乏创新,所以苹果一举超越他们。我们也可以用同样的道理来看三星电子,在个人消费品市场,他们更多的是跟随者而不是领导者。加拿大科技可以在消费品市场竞争。 苹果与黑莓的竞争换成任何竞争对手都一样[与国籍无关]。再看微软,也向来需要在消费类硬件方面与同行进行激烈竞争。”兹彻曼说。

尽管他们三个各持己见,但对黑莓的评估意见一致, 只是程度的不同而已。让我们再回到上世纪90年代的高科技狂热期,看看当时加拿大高科技公司中最辉煌的的风云人物: 北电网络,及随后的下跌和解体。是否对今天的加拿大高科技有任何启发?北电网络,原名为北方电信有限公司, 开发了一个企业对企业的多功能企业网络平台,以及多功能的服务通信网络。由于获得政府数十亿美元资助建设的光纤电缆, 北电超越了所有竞争对手跃升为提供网络解决方案,即俗称的“信息高速公路”的巨头。在2000年初其鼎盛时期,北电的市值约 3980亿加元,占多伦多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总估值的1/3 以上。“北电是个走过50年历史的公司,那时它已是一个全球性的跨国企业, 而不仅仅是一家加拿大公司。 他们的遭遇也不是像现在大众汽车(Volkswagen)正在经历的吧。”沙特尔沃思说。 “那时他们承担了太多的融资风险压力, 甚至到了欺诈的地步,贿赂客户采用他们的产品,并用私下记帐核算方式来隐藏它。他们甚至虚报销售金额,到了难以置信的地步。”

“他们的销售团队承担巨大的压力来推销产品,当客户还没决定在哪个季度订购他们的产品,他们的销售人员就会说我们将会为你们预订下个季度的。 但实际上它已经被算成这个季度的销售了。无论对北电或者黑莓, 这都不是加拿大独有的现象。”沙特尔沃思认为。

“拿OpenText公司来说,与黑莓同一个时代, 但现在比黑莓壮大 - 但他们也到了竞争饱和的阶段。此外星座软件(Constellation Software)或CGI,也都非常成功。CGI市值约130亿美元, OpenText的市值约60亿美元, 而星座的市值约120亿美元, 但都没有人谈论他们。 再比如(软件公司)笛卡尔(Descartes)也运营得很好,是一个稳步增长的公司,虽然他们也在2000年的科技风暴中受损,但新的管理团队进来,建立了一个成功的公司。

沙特尔沃思表示说:“目前,一些加拿大的高科技公司正处在最佳状态,但没有任何报道。 而传统上的加拿大科技公司也都是很大的上市公司,但是人们总是把焦点放在黑莓一个公司上。在这新一轮的加拿大科技上市公司,并不是只有Shopify,我们看到了很多全方位发展的公司。黑莓的失败是孤立的个案,它和是不是加拿大人并没有直接关系。 ”。

兹彻曼同意上述关于加拿大科技板块的描述 :“星座软件是加拿大高科技公司的一个很好的例子。”他证实: “公司运行得很好,其CEO马克·伦纳德(Mark Leonard)并不直接与美国的巨头公司抗衡。 他们设法寻找小型的, 专注于特定专业领域的,并且被大公司忽略的软件公司, 然后提出明智的收购。 他们收购的价钱合理,并且认为股东是他们的合作伙伴,而不是屈从于管理层。它是最受赞赏的公司之一。有很多可以向他们(星座)学习的地方。

他认为,CGI也是由富于经验的经理人管理运营,也有类似于星座的成功战略,,购买资产,并将其整合纳入现有的管理机构。

但是雅各比还是哀叹逝去的北电辉煌高飞的日子,甚至短暂的黑莓在智能手机市场统治的时期。 “回顾99-2003(当时我在IBM)到今天, 高科技行业一直在变化。加拿大现在参与感已经少了很多。那时人们常常谈到北硅谷。北电网络的成功也吸引了很多初创公司,它有这样的榜样示范带动作用。而现在,滑铁卢(安大略省)已基本被谷歌接管,他们正在接管黑莓的房地产业务。”

他补充说,“特别是在温哥华,有种美国中心的感觉,所有西雅图的高科技巨头都在这里开设分支机构,微软,亚马逊等。”

雅各比指出加拿大在高科技的新经济领域有个重大变化,这或者是积极的一面, 取决于你的立场。 那就是在2000年加拿大竟被认为是拥有廉价的科技行业软件工程师的国家。 “现在,它主要是在印度,中国正开始回升。但是,当我在IBM阿姆斯特丹工作时,有个备忘录分发说,他们将开始外包劳动力,利用中国,印度,俄罗斯和加拿大廉价劳动力的优势。这显示了15年来已经改变很多,他们实际上已经关闭了阿姆斯特丹的业务, 将其合并入加拿大的业务。”

他还感叹,有些大的加拿大科技的成功企业被美国公司收购后, 往往失去了踪迹。他引用美国艺电(Electronic Arts)作为一个例子。指出曾经有个很大很成功的加拿大高科技公司,十年前被他们收购后就无从追踪。

沙特尔沃思解释说,成功的加拿大科技公司被美国收购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加拿大的公司很少(尤其是2000年以来)能在多伦多证券交易所体验到,美国企业在纳斯达克或纽约证券交易所实现的市盈率倍数。

“[以]Bridgewater Systems公司为例,它在两年多前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上市,但因为它是在加拿大交易所上市, 它的市盈率倍数, 只有美国竞争对手的一半。因此,当美国的竞争对手提出了50%的溢价收购时,就成功收购了该公司。 这主要是因为股票的价值在加拿大证券交易所被严重低估了。 ”沙特尔沃思表示并补充说,他不认为加拿大具备完整的技术和系统,能够迎接一个创造全球性的商业化公司的挑战。

“消费者资金的模式是要善于把产品推向市场,要做到这一点,你需要很多钱。而硅谷就善于聚集大量的资金。”

因此,今天看来,加拿大高科技产业似乎反映了整个加拿大的现象。它不是大而傲慢的美国高科技。 它没有那么多的钱在市场流动, 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美国文化的影响,但最终加拿大科技行业会以一种安静的,稳定的方式取得很好的成功,甚至是巨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