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超发的货币,真的能买下整个美国?

Caifu Magazine | by 《财富世界》
CN

《财富世界》编者按,很多人把中国货币M2的增加看作了简单的印钱。如果我们看一下每年数以万亿记的高铁投资,虽然体现为M2的增加,同时对应的却是社会财富的增加。外管局国际收支司前司长管涛引用国家资产负债表的概念更好地阐述了这一问题。

20170809 Currency 8

外管局国际收支司前司长:管涛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货币供应较快上涨,广义货币供应(M2)于2013年初起超百万亿规模,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到2016年底达到了209.1%,较2008年大幅上升了60.4个百分点。这被认为是货币超发,推升了社会财务杠杆,加剧了国内资产泡沫化。特别是2014年以来,随着资本流出压力加大,国家外汇储备下跌,外汇储备与M2之比到2016年底降至13.4%,较2008年底下降了14.6个百分点,这又引发了市场对于中国外汇储备充足性的担忧。然而,从国家资产负债表角度分析,所谓中国的货币超发严重,如果人民币汇率不贬值就可以买下整个美国,这是一个罔顾事实的误导。

运用国家资产负债表看问题视角将会更加全面

一张完整的国家资产负债表一般由政府、居民、企业和金融机构四个经济部门的子表构成,显示了一个国家在某一时点上的“家底”。

与传统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相比,国家资产负债表分析经济活动有其特有的优势。GDP是一个流量的概念,它反映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活动,而不含有以往经济活动特别是物化的成果,即财富。国家资产负债表是一个存量的概念,需要考虑以往经济成果对当期经济活动的影响,并预计当期经济活动对未来经济成果的影响。下面,我们以“社科院版”的国家资产负债表为基础,与发达国家的国家资产负债表进行比较分析。

从财富存量角度看中国的M2/GDP不算高

首先,从资产/GDP看,截止2013年底,美国、日本、英国和加拿大[1]的国家总资产分别是GDP的15.9、18.9、21.4、18.8和15.4倍,中国为11.6倍,较四国平均为17.9倍的水平低了35%。

其次,从金融资产/GDP看,同期,美国、日本、英国和加拿大的国家总资产分别是GDP的11.6、13.1、17.5、7.2和10.7,中国为6.0倍,较四国平均为13.2倍的水平低了55%。

换而言之,即便以资产或金融资产与GDP之比衡量的经济泡沫化程度,与大多数发达国家相比,总体上中国肯定不是最严重的,要说有泡沫,可能也只是局部的泡沫。

当前社会对于中国货币存量的看法存在较大偏见

M2是货币流通的存量,主要是由流通中的现金、活期存款、定期存款与储蓄存款构成。而现金和存款是经济成长过程中的一种社会财富积累形式,反映在国家资产负债表中“总资产”的“金融资产”项下。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中国货币存量问题,要么是仅仅关注了M2的债务属性而忽略了其资产属性,要么是简单将M2/GDP之比等同于资产泡沫化程度,这都有失偏颇。

从负债角度看,M2/GDP反映了公司部门和住户部门的财务杠杆状况,但从资产角度看,它又是金融资产/GDP中的一部分。从资产角度看,季调后的中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与GDP之比,由2002年底的54.5%升至2017年3月底的73.9%,这反映了经济发展成果为人民群众所享受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相反,应该成为问题的是,同期居民储蓄存款占金融机构各项存款的比重由51.1%降至41.9%,这部分是因为长期以来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更多向企业和政府倾斜。

以外汇储备/M2衡量外汇储备的充足性可能不足为据

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中国政府承诺人民币不贬值,但并未动用外汇储备支持人民币汇率稳定,所以,期间从来没有人讨论过中国1400亿外汇储备够不够用的问题。这一次,应对资本持续净流出,消耗储备、稳定汇率是一个重要的手段和工具。2014年6月底,外汇储备见顶回落以来,到2017年3月底,中国外汇储备累计减少了9841亿美元,其中65%是2015年“8.11”汇改以后发生的。因此,尽管中国依然坐拥近三万亿外汇储备,海内外依然热议中国的外汇储备够不够用。

主要结论

资产和负债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如果只看到M2/GDP飙升带来的高杠杆风险,而忽视了它本身也反映了社会财富的积累,是以偏概全,有可能导致夸大金融风险隐患,导致市场和政策过度反应。从国家资产负债比看,中国的债务风险总体是可控的,不必妄自菲薄。

如果用金融资产/GDP衡量一国金融深化程度的话,中国还有较大空间,不能因噎废食,还是要通过发展的方式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实际上,不论是资产端的储蓄存款和房地产占比过高,还是负债端的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都要通过加快金融改革,增加金融供给来解决。尤其是对于潜在的资产泡沫风险,只要是负责任的政府,一定会力图避免以泡沫破灭、危机爆发的激进方式予以解决。即使2008年债务泡沫破灭后,发达国家也没有放任自由,完全听任市场的自发调整,而是以非常规的货币政策积极应对,尽量减轻危机的损失,加速经济的复苏。

高度重视近年来我国金融深化速度过快积聚的风险。放松金融管制之后,经常伴随着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金融资产过快膨胀,加剧了资源错配的风险。经济上行时,风险往往会被掩盖下来;一旦经济下行,风险往往就会突然爆发。无论对内金融开放还是对外金融开放,也不论是新兴市场还是发达国家,招致金融危机的案例屡见不鲜,如1980年代初的美国储贷危机就与美国放松对储蓄存贷机构的管制有关。

虽然中国近年来货币扩张的绝对速度快于美国,但考虑了经济成长的差异后,是美国货币扩张的相对速度快于中国,而不是相反。至于中国的M2远超美国就一定要买下美国资产,有可能是一种误导。过去美国M2远超中国的时候,就没有发生过美国大举买下中国资产的情况。何况,现在中国就是想买,美国也不一定会卖,美国要卖也一定不是现在的价格。至于中国自己,无论从市场的本土投资偏好,还是从政府的维护金融安全角度考虑,解决M2/GDP比例过高的主要出路或者政策选项,也一定不是通过海外资产配置,而是通过发展国内金融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