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多大学校长梅瑞克•格特勒教授访谈
- Caifu Magazine | by 楼筱涵
- CN
在多伦多大学文理学院担任院长五年之后,加拿大人梅瑞克•格特勒教授于2013年11月出任多伦多大学校长。自上任以来,他一直专注于推进三项重要工作:(1) 充分利用大学地处市中心这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2) 深化关键的国际合作伙伴关系;(3) 重塑本科教育。我最近有幸采访了格特勒校长,请他谈谈多伦多大学在上述三方面取得的进展,特别是多伦多大学与中国合作伙伴的关系。
CAIFU:谈谈您自己、您的背景,还有您如何成为多伦多大学的校长?
MG:我在多伦多大学当教授已经超过30个年头。我一直对城市和城市如何发展很感兴趣,尤其关注城市经济的发展。我在这些方面的研究不仅限于加拿大,还包括欧洲、美国、亚洲乃至全球各地。因此,我总是对城市的命运饶有兴趣。其中有一个问题,实际上就是大学对如何使城市充满活力和保持很强的适应能力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我现在担任多伦多大学的校长,切切实实有机会将想法付诸实践,加强城市和大学之间的联系。
在我出任多伦大学校长之前,我担任大学文理学院的院长。这是多伦多大学最大的学院。事实上,它的规模比许多大学都要大。在此期间的这段工作经历,为我出任校长做了充分的准备。
CAIFU:当您20世纪80年代在多伦多大学开始任讲师时,您是否想过自己有朝一日会成为这座大学的校长?
MG:绝对没想过!教学管理并非我的初衷。不过,后来我在这方面的工作越深入,我就发现自己越发醉心于此,许多方面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例如,这一工作能够给学生们和教职员工们的体验和福祉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并为他们创造尽展其才的最佳条件。这种感觉真的让人心满意足。这也是一类成效很快就能够显现出来的工作。相比之下,有时你正在从事一个研究项目,要等上五年或更长时间才能看到结果。所以,很快就能知道自己工作产生的影响,对此我感到很欣慰。
CAIFU:你能否告知,确切是在什么时候您认定教学管理是您想要从事的方向?
MG:也许是我刚担任文理学院院长那会儿。我必须说,我当时并不是太情愿,有点赶鸭子上架的感觉。但是,一旦我开始工作,我发现直接与其他智者共事原来乐趣无穷。因为工作的缘故,我还可以接触到我原专业领域之外的各色人等,我这才发现多伦多大学在众多领域都如此杰出,敬意油然而生。有机会与背景迥异的各种人一起工作,这种感觉实在妙不可言,他们在自己的领域都是出类拔萃的。
CAIFU:在您的就职讲话中,您谈到了三个工作重点。今天您能不能给我们讲讲这三方面的最新进展?
MG:我做了许多工作。为了充分利用我们大学有利的地理位置,我们专门任命了负责市区参与项目的特别顾问,其职责是将学生、教职员工与校外的潜在合作伙伴联系起来。经常有市政机构向我们求助,他们想找专家帮他们解决交通、脱贫或环保方面的关键问题,不过他们并不知道到底该找谁好。因此,我们学校的特别顾问就起到一站式中间联系人的作用,使校内外能够有效联系。
在深化国际合伙这方面,我们正在做一系列事情。首先,我们在北京开设了办事处。我们北京办事处有三四名工作人员,负责将我们的教职员工和学生与中国的合作伙伴联系起来。我认为,在北京开设办事处,就是向我们的中国合作伙伴表明我们非常看重与他们进一步深入合作。如今北京办事处已经给我们学校带来了相当可观的业务。
其中正在做的一件有趣的事情就是,我们开始着手再与全球三到四家名牌大学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例如,我们已经与三到四家大学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这其中包括北京大学、伦敦大学学院,并且未来可能还包括印度理工学院孟买分校,合作研究如何应对城市和城区发展挑战的课题。我们发现,这是国际参与的一种新兴模式,很多知名大学都正在采取这种模式。
就第三个工作重点,即重新改造本科教育而言,我们在诸多方面都取得了进展。我们正在为学生创造更多地机会,使他们能够为社区团体效劳,这和我们的第一个工作重点联系在一起。我们还为我们的学生创造更多的科研机会。我们知道,学生之所以选择多伦多大学,是因为我们以卓越的科研能力享誉全球。因此,我们一直在努力通过更多的办法,使本科生也能参与到科研当中,与教师一起合作研究。
此外,我们正在积极开展的另一项工作是弄清楚如何将新的教学和学习技术,特别是数字技术,用来提升课堂学习体验。在某些情况下,该技术或许能够替代课堂学习体验。不过,就我们数年的经验来看,用于改进课堂学习体验效果的这些工具还有更大的潜力可挖,而非完全替代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
CAIFU:让我们回到第二个工作重点。请您详细谈谈与中国有哪些类型的合作伙伴关系?
MG:我们已经与中国的多所大学建立了广泛的校际合作,其中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山东大学。我们最近与中国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续签了一份非同凡响的协议,以便于中国学生到加拿大留学。学生们特别感兴趣的领域包括医药、工程、公共卫生、城市和城区环境。最近,多伦多大学应用科学和工程系与华为公司签署了一份科研协议,我们对此感到非常高兴。
我还在北京大学燕京学堂的国际学术咨询委员会任职。这是北京大学设立的一个新项目,旨在吸引世界各地出类拔萃的学者来华研究中国文化,学制一年,重在对中国的研究,无论是商业、政治或艺术都是如此。该项目今年首次招生,招了75名学生,第二期将会招收100名学生。我有幸受邀在该项目的国际顾问委员会任职。因此,这是我们深化联系的另一种方式。
我们最近刚刚接待了上海交通大学代表团,他们出访多伦多大学是讨论深化我们双方合作伙伴关系的问题。上海交通大学即将成立城市治理研究院,而多伦多将要成立新的城市学院。所以,我们双方发现又一个可以强强联手的合作领域,我们希望能够在该领域开展更多的科研和教学合作。
CAIFU:作为多伦多校长,您必须要克服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MG:以前我们面临的一个挑战就是如何吸引国际学生到多伦多大学来留学,如今我们已经成功解决了这一挑战。当初我们搞不清楚为什么国际留学生的入学人数是如此之少。我们意识到我们需要在全球范围更好地推介我们的大学,当时我们大学的人气并不是太高。于是,我们在传播策略上投入巨资,注重招聘并侧重于某些市场,其中包括中国,事实表明这一策略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成功。
CAIFU:什么情况下,会视为国际留学生入学人数过少?
MG:在20世纪90年代末,我们大学本科生中留学生占3%左右,现在该比例已经大大超过20%。现在,中国来我校就读的本科生有约8000人,研究生将近1000人。
我们采用多种机制来吸引中国留学生,其中称作绿色通道的项目极富创新,该项目使中国学生有机会在暑期准备大约三个月时间,为第一学年的本科学习做准备。该项目有助于学生适应新的环境和新的文化,并帮助他们提高口头和书面英语的能力。他们的高分已经达到录取水准,不过我们想确保他们确实是优中选优。该项目大受欢迎。我们已经与中国的多所高中建立了合作关系,旨在遴选出佼佼者就读多伦多大学。
CAIFU:绿色通道项目是否仅面向中国留学生?
MG:没错,该项目仅适用于中国留学生。学生们将在士嘉堡校区上课。我们大学有三处校区。我们发现,士嘉堡校区对中国留学生格外有吸引力,该校区小巧精致,目前有13000名学生,很快将达到14,000名学生,是规模可观的多伦大大学的一个较小的校区。不过,多伦多大学其他校区有的这里也一应俱全,此外,这里的社区虽然规模小,但社区华裔居民支持力度大,深受中国留学生青睐。
CAIFU:你如何享受自己的休闲时光?
MG:多伦多是个如此多元化的城市,该地区50%以上的居民都出生在加拿大之外的地区,因此我们家附近全球各地美食荟萃。我喜欢到城中不同街区逛逛,探寻那些妙不可言的小餐馆,尝试全新的美食。所以说,至少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真的充分享受到多伦多所提供的一切。
CAIFU:当您出国旅游,比如去中国玩,您吃得惯当地美食吗?
MG:我很喜欢当地美食。当我以多伦多大学校长身份准备访华时,我们给在多伦多大学留学的中国学生发了一条消息:“我们大学的校长将要去北京和上海,大家有没有什么美食建议?”结果我收到很多很好的建议。当然,我到了中国后,我把享受美食的场景拍了照,并把照片上传到照片分享网站Instagram。我在那里享受了妙不可言的北京烤鸭和超爽的火锅。